您的位置: 广州房产网 >楼市资讯 >买房时间的诅咒:“90后”也已进入第三个年头

买房时间的诅咒:“90后”也已进入第三个年头

文章来源:广州悦买房 资讯分类:房价 2020.11.24

专题文章/图:羊城晚报记者詹青

买房时间的诅咒:“90后”也已进入第三个年头

据说人的一生有三个阶段:理解父母是普通人,接受他们是普通人,让孩子成为普通人——从面对平凡的那一刻起,一个人就开始接受现实,承担责任。

2020年的新年钟声已经敲响。现在,第一批“90后”(指1990-1999年出生的人)已经“三十岁”。看来,“90后不买房”的惊人说法仍不绝于耳。然而,“90后”却像他们的前辈“1980-1989年出生的一代”一样,悄然接受了购房大棒。

调查显示,如今的“90后”购房者所占比例越来越大。在2019年广州一二手楼市买家中,“90后”购房比例大幅上升至20%,已超过“70后”,成为楼市成交第二主力。

“90后”购房者比例

从4%到20%

根据合富地产、广州链家地产、中原地产的成交数据分析,近年来广州一二手楼市中,“80后”一直占据着成交主体地位,近一半的购房案例是“80后”。然而,“90后”赶超房地产市场的力量不容忽视。

近年来,70年代出生的购房者和90年代出生的购房者比例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。2013年,“70后”(指1970-1979年出生的)购房者占总比例的30%,然后逐年下降,2019年不足20%。

“90后”逐渐成为广州楼市不可忽视的群体。数据显示,“90后”购房比例从2013年的4%大幅提升至2019年的20%,增速显著。

“90后”最爱:爱黄埔胜过番禺

目前,“90后”是广州楼市刚性需求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,其房产轨迹反映了城市扩张的趋势和房价的挤出效应。

由于房价上涨,如果想买新房,中心区90后一代置业机会不多。你只能在外面寻找机会。

过去几年,番禺和黄埔都是“90后”的购房者。不过,随着番禺一手房供应量的减少和楼价的逐步上涨,加上广州“东进”战略,增城、黄浦的潜力备受关注。因此,“90后”继续东移。特别是黄浦区房地产占比明显高于番禺。2019年,23.3%的“90后”选择在番禺买房,在黄埔置业的比例升至33.4%。

在中心区,“90后”主要购买二手楼,最受关注的区域是白云和海珠。

据广州中原研发部监测,海珠区房地产客户趋于年轻化。其中,18岁至30岁的客户占交易量的39.8%。白云区也有同样的现象,“90后”人口越来越重。毕竟,与越秀区、天河区相比,海珠区、白云区的二手楼色彩更为硬朗。

买房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。每一批人买首套房都不容易。

但从资金门槛来看,90后是最困难的一代,其购房成本是父母的3.12倍。因此,靠自己努力买房的“90后”并不多。数据显示,57.8%的“90后”在父母的帮助下买房。

同时,也许是因为买房难、消费观念不同,“90后”对买房的执着程度不如“80后”、“70后”。它们更自然,更无拘束。毕竟,他们结婚不结婚都不是问题,更别说买房了?

面对购房,他们可能是最没有安全感的一代,也是最潇洒的一代。

太南了!“90后”的购房成本是父母的3.12倍

购房成本上涨是“90后”必须面对的问题。

房子似乎能更好地解释“生活不好”这个词。网易房产数据中心的调查显示,“75年前”(指1970-1974年出生年龄的人群)购买首套房时,该套总价约75万元;“75”后的房地产成本(指1975年至1979年出生的人群)已升至92万元。

每五年,房价就要跳一级。无独有偶,1980年至1984年出生的人第一套住房门槛继续提高,达到131万元;85岁以后出生的人(指1985-1989年出生的人)达到156万元。

面对所有的跨代购买,“90后”的压力无疑是最大的。购房成本高达234万元,是“75年前”的3.12倍。

“六钱包”支持

超过半数的“90后”依靠父母买房

虽然买房成本增加了,但也有人认为,90后买房的信心更大,因为父母的财富积累比较丰富,“六钱包”的支持也比较到位。

有这样一个数据:57.8%的“90后”依靠父母补贴购房;只有17.8%的“90后”完全依靠自己的独立购房能力。

尤其是在一线城市,如果没有父母的支持,大多数“90后”买房几乎是不可能的。即使有了父母的支持,很多家庭也只需向父母支付首付,住房供应任务仍需90后一代完成。

前段时间,腾讯发布数据称,“90后”是最贫困的一代。每月发一次工资。信用卡、华北、贷贝、房贷都还清后,工资卡就成了负数,只能继续提卡,勒紧裤带,等下个月再交钱。

“因为买房,提前秃顶”,一些“90后”如此自嘲。

更别致

“90后”对买房没有太多的痴迷

也许是因为买房压力大,很难踮起脚尖;也许是因为“90后”的消费观念更加多元化,与“80后”相比,“90后”对买房的痴迷程度降低,在房前更自然、更不拘束。

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《社会心理蓝皮书:中国社会心理研究报告》,超过55%的90后认为,如果要承受沉重的房贷,牺牲生活质量买房,他们宁愿不买房。因此,一些90后已经接受了租房的生活方式。

“90后”年轻人也传播这样一种观念:房子是租来的,但生活不是。一些“90后”甚至愿意装修出租屋,养宠物,买辆车过上舒适的生活。对于那些想省钱在城里的村子里买房租房,过着苦行僧生活的“70后”和“80后”,这种生活方式实在太奢侈了。

买房没有痴迷,但这是一种社会进步。

用最不自信的方式,过最自然的生活——这是“90后”的购房态度。买得起就买,买不起也没关系。房子不是很重要。毕竟,他们甚至可能不在乎婚姻。

记者笔记

不添加标签

“90后”

为了做“90后”房地产话题,记者特意逐一采访了一批“90后”,发现所谓“90后不买房”的判断标签太多。

很多“90后”都是脚踏实地办理住房贷款的。28岁的肖林子说:“回首过去,每月按时还贷将是你一生中最好的习惯,也是人生难得的积累。”

我真的很喜欢这句话。“90后”有梦想,脚踏实地奋斗。事实上,他们和曾经年轻的“70”、“80”是一样的。

如果有区别,也许,他们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。

超高的财商是90后的另一种强烈感受。

他们的理财观念和信息收集能力比任何一代人都强。他们在买房时非常理性,尤其是房子是否有升值潜力。他们不会仅仅因为需要有房子住,就因为迫于“婆婆的压力”结婚而买房。相反,他们在理性分析后做出购买决定。

因为他们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“买房”只是他们的选择之一,“不买房”也是正常的选择。

一方面,也许父母给他们留下了一套房子,他们对买房的要求也不是那么紧;另一方面,他们在很多重大生活事件的选择上,更是自然无拘束,比如结婚、生子,当然包括买房。他们的想法并没有被贴上“必须完成”的标签。

根据最新的人口数据,“90后”的生育意愿降至新低,甚至婴儿都可以随意出生。什么事不能随意做?只是一间房子!

发件人:晋阳网

买房时间的诅咒:“90后”也已进入第三个年头
近期开盘推荐